「屍速列車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 

  此部電影是我第一次進戲院看的韓國電影,之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,為何韓國的電影作品可以達到如此的高度,是因為資金? 或是民族性? 還是電影人才? 網上板友有人認為是觀眾的素質與口味,我認為這是不可否認的,而我覺得另一個影響或許是台灣人還沉住在小確幸裡? 從大家所熟知的 海角七號 開始,到之後的 那些年 與 賽德克巴萊等本土電影,大家盡進影院觀賞的誘因大多是"支持本土" 亦或"劇情好像不錯",諸如此類的理由是我們時常聽見的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除了少數作品以外,多數的作品劇情都與青春喜劇愛情有關,人們在電影中找到回憶,產生無比的共鳴,這份"小確幸"是大家所追尋的。然而,當我們看到此部作品,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一先端倪: 題材格局的不同、故事所反映的現實 、整體創作的趨勢。

 

「屍速列車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 

題材格局的不同

身為近年來災難片的代表作,殭屍題材的運用雖然在歐美已經廣為被運用,在亞洲卻為新穎的題材,殭屍在亞洲的電影多為巫師或下咒的魁儡,而在此部卻為獨立的個體,單純對獵物的渴望,以不到幾秒鐘的傳染轉變,與驚人的速度,利用堆疊的方式前進,讓人不免想到2013年布萊德彼特所主演的 末日之戰 (World War Z) 的殭屍翻牆片段,場景卻從較常看到的開放式搬到較封閉式的狹窄空間,而火車的狹窄特性也為劇情創造了許多變因。

 

「屍速列車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 

故事所反映的現實

一部電影的劇情最能夠引起大家共鳴的地方即是它所展現的人性,而此部透徹地展現了完整的人性,上流階層的貪婪與自私、長者與年輕世代的隔閡與堅強背後的脆弱,當然也有親情、愛情的表現,我認為這部電影之所以會受大家喜愛的部分原因是,它讓我們在片中看到了自己,而多元的角色設定與鮮明的特徵成就了這一點,這也讓我想到另一部電影 末日列車 (Snowpiercer),同樣也是在火車上的場景,凸顯了階級與社會上的種種不公平,或許大家看完也會有這種感覺。

 

「屍速列車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 

整體創作的趨勢

此部雖說是殭屍片,卻也不完全是在賣弄血腥,在CGI等技術無法超越歐美,卻能獲得好評,主要在於它的多元性,劇情、人物不必再贅述,而他的拍攝手法與整體的感覺有股向歐美看齊的味道,在大家受歐美電影的長時間薰陶下,此部電影恰恰抓住了我們的胃口,而加上文化相似等加成效果,使得 屍速列車 成為繼 我的野蠻女友 在台灣更賣座的一部作品。

 

「屍速列車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 

個人蠻喜歡這部電影的,在愛情劇與動作片當道,災難片鮮少有發揮,而此部卻突破了我們亞洲影壇的舒適圈,雖不至超越歐美,卻能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記。

alex的不專業評分

★★★★★★★☆☆☆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Alex Ts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