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部講述青春的電影,一段難以啟口回憶,故事以大家討論歌手莉莉開始,對於這群青少年她是神的存在,是心靈的寄託,她的音樂有著迷幻之感,讓整部電影掛上一抹朦朧的濾鏡,也讓我有種恍惚的感覺,好似即將進入夢境,而這個夢不是大家所期待的甜蜜,而是充滿了痛楚、壓抑與無奈。
從校園生活的黑暗面下手,導演使用了很多不同元素襯托,看完這部電影或許很多人會想到類似題材的“告白”,一樣是講述霸凌,相較於告白的真實露骨,青春電幻物語用較婉約的方式處理仇與痛,如同在電影中我們會一直聽到的“德布西 第一號華麗曲”,它柔軟婉約與流暢的旋律呈現著電影中角色心中的夢幻境界,而對比著現實,無奈還有痛顯得更直到心坎。
在故事中沒有真正的的壞人與受害者,這是一個生態圈,任何人都可能加害或受害,我喜歡導演這樣的故事營造,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聚焦於仇與恨,而能看到整個生態的黑暗;以莉莉歌手緊繫每個角色,它是每個受害者的取暖之地,亦或是加害者的抒發管道,總之他在電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也是與觀眾連接重要的橋樑,透過音樂的傳達,或許觀眾更能理解角色的心情與想法。
對於我來說,這部電影不會帶給我對黑暗面強烈的仇視與反彈,相反的他讓我可以看到在事件周圍的情緒細節與因果;音樂在片中站要重要的角色,除了前面提到的連結外更能凸顯青少年所面對的困境,他雖然不能帶給你仇恨復仇的爽感,卻能在你我心中渲染我們一直忽視與逃避的議題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